進入正月下旬,夾江產區的整體瓷磚銷售還沒有迎來旺季,大部分陶瓷廠的銷售依然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。近兩日,筆者在走訪夾江黃土、新場、土門、甘霖陶瓷廠的時候看到,在公路上行駛以及廠門口等待裝磚的大貨車稀稀拉拉。而在去、前兩年同期,夾江產區已經開始進入銷售旺季。重慶市某瓷磚經銷商冉先生介紹,前兩天他自己剛剛從夾江發了兩車貨到重慶,運價只有90元/噸,而在去年這個時候的運價已經超過了100元/噸。貨源少了,司機生意不好做,運費競價就比較厲害。按照往年的慣例,大致從農歷正月下旬開始,到之后的一個半月到兩個月時間內都是夾江瓷磚的銷售旺季,但是今年的旺季什么時候開始,能持續多長時間,很多廠家的心里還沒有底。夾江某陶瓷廠銷售老總表示,2018年的市場預期應該不會比2017年好,有可能今年的市場競爭環境比去年更加嚴峻。因為近年來四川產區瓷磚產能的持續擴張,尤其是拋釉磚的產能急速增長。華興瓷業的拋釉大線、凱達瓷業的仿古線、遠大瓷業的古建線、**的西瓦線等在2017年點火投產;建輝陶瓷的3條高檔墻地磚線在2018年2月初正式點火,同期點火的還有江安宇鑠陶瓷的拋釉線;而索菲亞二期生產線、興泰和拋釉線等正處于建設階段,而且還有幾家企業計劃在2018年新建拋釉、瓷片生產線。據有關統計,在近兩年的時間內,僅夾江產區掀起了技改、新建生產線的熱潮,技改新建陶瓷生產線項目32條,總投資40多億元,淘汰落后生產線28條,新建生產線勞動生產率提高40%。2017年全年,全縣陶瓷產業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.6億元,占全縣工業投資的53.7%。而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南、陜西、云南等省份陶瓷企業的興起,加劇了西部陶瓷銷售市場的爭奪,而作為被各大新興產區重重包圍的夾江產區,其陶瓷市場份額正在逐漸被蠶食。2010年以前夾江陶瓷可以覆蓋整個西南、西北市場。但是,現在夾江大部分陶瓷企業的主要市場已經收縮至川渝市場。在2017年,產區產銷失衡的風險已經開始凸顯出來。1、企業的產能擴大了,銷售和庫存的壓力也大大增加,在去年一些企業的庫存一度突破了億元大關;2、價格戰,因為產能消化的壓力,廠家不斷降低產品價格、利潤越來越低,比如800拋釉磚出廠價在2017年上半年還是16、17元,現在已經降到了14、15元,通體大理石剛開始在30元左右、現在*低已經降到了20元以下; 3、產品質量波動,有的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降低原材料品質,結果產品質量出現波動引起部分經銷商的投訴;4、現金流緊張,一些企業因為銷售不暢、歷史負債等原因,存在著拖欠供應商貨款甚至是工人工資問題,等等。進入2018年,產能過剩和同質化競爭、終端市場預期不明朗、環保壓力持續、企業經營成本增加等依然是大部分陶瓷廠面臨的重大問題。2017年產區陶瓷廠在生產設備、工藝技術、產品品質、產品結構、展廳形象方面的提升,完成了創新發展的第一步;2018年,如何實現營銷管理的升華、終端渠道的優化,對于陶瓷廠而言是一場重大挑戰。2018年的市場爭奪戰,陶瓷廠似乎已經到了短兵相接、“刺刀見紅”的時候了!